00引言
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市場主體總數超過1.23億戶,其中民營經濟所占份額達到92.1%。民營經濟在穩定社會經濟繁榮發展、促進高新科技創新突破以及改善民生就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是促進國家安定繁榮以及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當前,我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整體不高、整體創新力和競爭力不強等困境?,F有的研究較多地從制度層面研究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問題,認為宏觀的制度體系對民營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鮮有從具體制度體系研究如何解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本文將從技術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這一視角來探析標準化助推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01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及要求作為中國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民營經濟必須按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要求轉型升級。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舉措,創建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推動標準在民營經濟領域的廣泛應用,實施標準化戰略就是當前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政策和舉措之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強化標準引領,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秶覙藴驶l展綱要》指出要充分釋放市場主體標準化活力、大幅提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的比重。2021年在上海舉辦的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大會發布了《標準化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3年)》,要求要充分發揮標準化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這些政策文件為推進民營經濟領域標準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支撐,也為民營經濟領域標準化工作引導了方向和著力點。
02標準化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2.1 標準化推動質量變革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質量變革是以質量為優先,擴大先進技術在生產領域的應用,促進民營企業供給質量的提升與優化。推動質量變革,高標準引領是關鍵。要對標國際國內先進質量標準,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使高標準成為質量的“硬約束”。很多民營企業的發展得益于標準的引領,比如某新能源民營企業,形成了包括上千項標準的企業標準體系,在此基礎上參與制修訂80余項各級標準,承擔國家級、省部級標準化示范項目10余項。該企業以標準化實現全方位科學管理,產品及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因此,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強質量標準建設,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推動質量變革,全面加強質量管理,讓標準成為高質量和高技術的有效助力,使質量標準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進一步以高標準打造具有穩定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品牌和先進產業集群。
2.2 標準化推動效率變革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效率變革是發現以往經濟高速增長中未被發現的低效率行為,并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各種資源和手段將低效率轉變為高效率,以效率和競爭力優勢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標準追求各種經濟要素的最佳配置、發揮各要素的最大效益,優化企業創新生產的效率,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從個體企業層面來講,產品的系列化,零部件的標準化、通用化、組合化和模塊化,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消除浪費、節約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從社會層面來講,標準化可以簡化產品種類、統一產品尺寸、實現互換,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和方便市場交易的目的,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率。民營企業標準化工作,在企業科研、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促進新產品研發的基礎上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國家實施標準化戰略,發揮標準化的優勢,可以促進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和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因此,要通過標準化推動效率變革,在管控模式、商業模式、組織架構、薪酬體系、生產經營管理等領域建立行之有效的標準化體系,推動民營經濟全方位發展的高效和規范,提升民營經濟的競爭力和效益,從而實現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3 標準化推動動力變革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動力變革是通過技術、生產、管理、經營等與經濟發展相關領域的突破創新和結構優化,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以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發展動能。動力變革的核心是創新。創新不僅限于新的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更重要的是將新發明新創造引入生產過程中,從而形成新的先進生產力。標準化是創新成果轉化的橋梁,只有將創新成果標準化,才能真正實現創新的產業化。
民營企業是重要的創新主體,同時也是標準化的主體??萍汲晒D化為生產力需要一系列標準化活動來實現。只有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系列標準并進行推廣和使用,才能把握市場先機,進一步影響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不斷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促進企業的科學技術水平,贏得市場主動權。因此,要以標準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變革,使創新成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03標準化是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必然選擇
標準是世界的通用語言,采用國際標準不僅是國家間經濟貿易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國際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據統計,全球約五分之四的貿易和投資受到國際標準的影響,國際標準已成為世界各國高新技術創新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
民營經濟要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推向更廣闊的市場,標準化是必然選擇。只有讓產品和服務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才能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企業也才能進一步發展壯大。標準化有助于中外標準、計量、檢測、認證等全方位的合作,減少國家間技術性貿易壁壘,降低民營經濟“走出去”的成本。不少民營企業積極對標國際標準,自主研發的產品性能均達到IEC、ITU等國際組織的先進標準,有力促進了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企業只有嚴格執行標準,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具有發言權;企業只有主動制定高標準,才能在市場中占據先機,擁有話語權。因此,民營企業要“走出去”,不僅要執行國際標準,更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中。浙江省依托省內知名電商民營企業阿里巴巴、網易等,由杭州國家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測處置中心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子商務交易保障技術委員會(ISO/TC321)秘書處,主導規定2項電子商務領域的國際標準,為我國民營企業拓寬海外市場建立有力支撐。
04關于優化我國民營經濟標準化工作的思考我國民營經濟標準化工作取得一定成績。截至2021年10月31日,344144家企業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累計聲明公開執行標準2065485項,涉及產品共計3504663種。這些企業中很多是民營企業。2017年至2021年,以浙江省為主制定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由民營企業主導或參與的占八成以上;近1800項“浙江制造”標準中,有超過1400項由民營企業主導制定。由此可見,民營企業已成為國家標準創新的重要力量,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優質高效發展,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因素。
當然,目前民營經濟領域標準化工作也存在的一些問題與短板。例如,不少企業標準化意識不強,標準實施力度不夠,標準化人才不足,對標準質量不高,國際交流較少等。因此,在民營經濟發展中要充分發揮標準化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進一步積極有效實施標準化戰略。政府應加強引導和保障工作,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實施標準化戰略,提升對民營企業的標準化服務,幫助培育標準化專業人才,健全標準化工作保障機制,并積極促進標準化國際合作。民營企業要提高標準化意識,積極應用綜合管理體系標準,提升創新標準研制與應用能力,努力參與標準化國際合作。
參考文獻
[1]白殿一.標準化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
[2]王磊.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創新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19.
[3]金碚.關于“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學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8(4):5-18.
[4]郭敬生.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價值、遵循、機遇和路徑[J].經濟問題,2019(3):8-18.